2018年1月13日在老田村部会议室,老田吴氏后裔外迁各分支负责人及代表,安徽吴氏宗亲总会!共商老田吴氏族事,讨论老田吴氏宗祠复建,八修老田吴氏总谱,2018年清明祠祭。
走进九华山合族共商大发展 筑梦老田吴联宗开拓新诗篇
大九华山老田吴首届宗亲联谊会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宗贤、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有幸迎来了关心支持老田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位宗贤在此欢聚,畅谈老田发展大计,共叙宗族之情。在此,我代表“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老田古村落保护发展协会”向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老田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友好人士表示良好的祝愿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受协会的委托,就2017年的协会工作作总结,同时部署安排协会2018年的主要工作。
一、2017年的工作回顾
(一)民主自治管理确保协会运转
协会自去年7月份成立以来,一路风雨,一路坎坷,一路欢歌。挂牌成立后,由于没有经验,工作千头万绪,困难诸多。协会采取召开座谈会的方式,民主议事,集中断事,群策群力,克服了困难,聚集了民心,确保协会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目前稳步健康向前发展。
(二)弘扬古村民俗文化践行地藏大愿精神
老田吴村自西汉以来,有着两千多年的建村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与九华山佛教源远流长。协会尊重这一历史事实,成功举办了以“感恩祖德,朝拜地藏”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得到了景区各界的一致好评,赢得省内外宗亲的一致赞许。老田古村落的知名度同时也得了大幅提升。
(三)大力提倡孝道文化选择修缮祖坟墓地
古村老田自古风水独特,物华天宝,名人辈出。他们生前得到了朝廷重用,卒后得到了朝廷和百姓的厚葬。为感恩祖德,不忘先人,以此来激励子孙奋发有为。协会在广大宗亲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的四月份和十月份,分别对大桥庵地藏禅寺北侧元代末年一甲始祖的墓地,山上百岁山庄南侧凤形山清代大司马夫妇合葬墓进行了全面修缮。此举在省内外已造成了一定的凡响,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许。
(四)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力度耐心做好村民思想工作
老田属安徽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安徽古村落。由于建村历史悠久,文物、古民居众多。老田古村落保护发展协会也由此应运而生。保护发展古村落是协会的首要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由协会牵头,村委会主持召开的以“保护老田古村落,打造徽韵新家园”为主题的座谈会两次,座谈会帮助村民提高了保护意识,端正了发展思想,收得了预期的效果。如此同时,协会和老田两委联合发文张贴了“切实加强保护老田古民居,着力打造皖南特色村”的布告;散发了安全防火,禁止盗卖文物的宣传材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尽责。
古村玉带河是老田的母亲河,地藏王菩萨点诣的风水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亮丽风景线。协会高度重视,积极长效治理。业已对该河进行了两次清理,使河水清澈见底,恢复了功能,方便了村民。
保护发展老田古村落光靠协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动全民参与的办法来进行。今年协会已引进两批外地有识成功人士走进老田,意在促成形式多样、合作多层的共同合作开发古村落模式。
(五)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料推进谱牒电子信息工程
老田吴氏从西汉神爵二年,由河南南阳桐柏迁居以来,两汉建村,唐宋崛起,明清鼎盛,文化厚重,英才辈出,枝繁叶茂,玉带河穿村而过,小桥流水人家,徽派建筑别具一格,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一派江南田野风光。自始祖栋材公开基繁衍生息以来,相传八十余代,具有二千多年的建村历史,这在全国并不多见,且与九华山佛教历史素来渊远流长,堪称“安徽最古老且最具有活力的一支族人”,誉为皖南山区的名门旺族。唐诗仙李白漫游老田吟诗赞曰:“洪荒既已判,江天今已图,未有九华图,先有老田吴”。李白的诗足以见证老田吴村建村历史悠久。老田吴先祖与九华山佛教广结佛缘,24世先祖吴用之接济金乔觉,留住协济行祠,即现在的“九华行祠”,指引金乔觉到九子山神光岭为修行之所,从此与金乔觉结下了千年佛缘,成就九华山为佛佑天下的地藏道场。地藏王的“酬惠米”诗就是历史的见证。后历代祖先对九华山寺院护法供养代代相传。像肉身宝殿、化城寺、百岁宫、通慧庵、龙庵、立庵、天台寺、二圣殿、甘露寺等寺庙,无处不留下先祖们对九华山佛教道场的护法功德。老田吴氏同其他姓氏族人一样,历来注重教育子孙崇尚读书求仕,功成名就时要著书立传,创作文艺,讴歌吟咏。借以丰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提升人生在世价值。历代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各具特色。以明代吴钟、吴光锡的摩岩石刻、清代吴襄的《梅花诗百首》、名人贤达的《文艺卷诗词》、《吴氏祭祀大典礼仪篇》为代表作。真可谓是精品纷呈传世,奇葩绚丽悦人,具有较高的欣赏性、教育性和收藏价值。
查实、考证历史事件的诸多问题都离不开谱牒文字资料。对此协会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此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对历史上珍贵资料采取了出价收购,无偿义赠,无私奉献的方式广泛收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了抢救、挖掘、整理这一老祖宗遗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扎实做好这项文化工程,力争早日出版图文并茂的老田吴文化文字版、电子版专辑。届时,向世人奉献展示独具魅力的老田吴文化风采。
(六)坚持文化交流走出去,贯彻认祖归宗接进来的外联方针
老田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就是要保护发展老田吴文化和地藏佛文化的两大课题。协会今年已派专人赴无锡参加清明节祭祀大典活动;贵州、河南吴文化学术研究交流会活动;贵池秋浦吴氏宗亲会成立活动;合肥至德文化研究院第二次谱碟大会;皖乡宗亲会成立大会;桐城吴氏宗祠复建奠基活动;江西婺源第三次吴芮文化研究会等等。协会认为以此文化交流为平台,坚持走出来是扩大老田古村落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加强与外地宗亲联手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协会对外迁吴氏宗亲来古村落认祖归宗的则积极采取接进来的办法,耐心、细致、热情地帮助查找、核对相关谱牒资料,以便进一步确认,借此机会广泛宣传老田古村落和九华山风景区。今年已接待宗亲寻根问祖和文化交流60余次,联系对接了20几支外迁宗亲,人口约20万左右。
(七)积极申报宗祠复建手续,耐心调整宗祠复建方案
老田吴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于1987年倒塌,实是古村落和景区的一大憾事。现全体村民和广大外迁宗亲强烈要求原貌复建,这既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同时也是老田古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迫切需要。协会为此多次开会研究,奋力发起实施这一古村落的文化实体工程。历时一年多的时间,规划方案已获得景区通过,现已报市局审批,有望今冬明春获得省厅批准通过。
(八)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
协会上下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多次组织开会,集体加强学习,广泛交流,听取意见,会同村两委一道为打造老田一村一品特色旅游乡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2017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因为协会是民间公益组织,自觉自愿参与的人力还不够。
(二)从事谱碟文化研究和历史文化疏理的人员还不够,急需相关文化研究人员共同参与。
(三)协会活动资金缺乏,致使许多具体事务无法尽快安排落实。
三、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是实施老田古村落开发保护规划的第一年,协会工作的任务将会更加艰巨,更为繁重,同时协会的发展也面临着大好的机遇。我们要抓紧机遇,负重自强,团结攀登,锐意进取,力争在新的一年里为实施老田古村落开发保护规划起好步,开好头,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老田村支两委的各项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协会的保护、发展的两大职能作用,当好村支两委的排头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秉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把握兢兢业业、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村支两委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舆论宣传
在宣传上要始终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以“家规、祖训”教育人,以“三让家风、至德文化”引导人,以好人好事的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谱牒文化认清人为协会宣传工作方向,并定期出版工作简报。
三、谱牒文化
谱牒文化资料历来倍受族人高度重视,是反映一个宗族繁衍生息以及重大事件和文化内涵的具体记录,是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对此,协会深受前辈族人的教诲和熏陶,深知保护谱牒工作的重要性。为确实有效地加强保护,协会成立专门的班子编排打印电子版老田吴氏宗谱1-44卷的全部资料,有望年底前全部完成此项工作,预计明年校对后正式使用。届时,将会对广大宗亲阅谱、查谱提供诸多便利快捷的服务。建议老田三治堂外迁有组织的宗亲阅谱、查谱尽可能安排专人负责跟老田吴对接联络。老田吴协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接待,以及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
四、清明大祭
祠祭是我老田吴为感恩祖德、告慰先祖、育化子孙的特定礼仪大典。祠祭正献宗子即主祭者是三治堂的长房长子长孙,其他房头的子孙均不可担任正献宗子。主祭者必需衣冠整肃,仪度娴习方可入祠。凡子孙科甲岁贡及他途仕宦於荣归之期遇祠祭,允许主祭一次,后不得主此殊荣,越敌亲之义。主祭者如遇特殊情况可委派宗子下嫡系,不得任意代摄致达宗祠,此乃老田吴三治堂千百年之定例。昔日老田吴祠祭分春、秋两季主祭,祭况隆重,庄严肃穆,场面壮观,内容丰富,视为国礼。协会计划今年再次向风景区文化主管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借以填补老田吴村非遗的空白。现因多方面原因,只择日举行清明大祭。凡我三治堂外迁宗支需推荐落实具体负责人负责此项祭祀工作。适时携本支宗亲来老田吴参加祠祭。各外迁负责人需提前7日告知老田协会并提供参加祠祭人员的相关信息资料。
五、筹备奠基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没有泰仲祖先,就没有中华吴氏,没有栋材始祖,就没有老田吴氏后裔。尊祖敬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祖的功德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理应世代传承、发扬光大。宗祠乃一族之祖庙,是先祖先灵安息的寝堂,是处理本族日常事务的议事享堂。老田吴氏宗祠於一九八七年不幸倒塌,考妣列祖列宗魂魄飘荡不定,无从安息,族中议事展示无从适可,实乃我老田吴宗族一大憾事。好在祠基及东厢房尚存,是不幸中的万幸。吴氏宗祠座落在九华山风景区,办理复建报批相关手续较其他地区相对复杂繁琐。现已告慰各位宗亲的是相关报批手续已获得景区主管部门通过,现业已呈送到池州市相关主管单位待批,有望2018年上半年通过省厅批复。届时老田吴氏先期择日举行奠基大典。复建老田吴氏宗祠是大家渴望已久的一项浩大的老田文化实体工程,是全体栋材公后裔子孙的精神依托所在,任务非常艰巨。全体三治堂栋材公后裔子孙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克服困难,慷慨解囊,献计献策,着眼大手笔,真抓高质量,复建省内一流的吴氏宗祠。届时,老田吴协会将适时成立复建宗祠筹建委员会,设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常务副总指挥长、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等,宗祠复建采取银行专用账号,专款专用,统一调度,任何人不得私自挪用复建宗祠公款,复建宗祠筹集的公款去向要明细账目,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各地宗亲要成立专门的负责联络机构,派专人参加筹备委员会组织,参与建设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财务监督。同时要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务必确保老田吴氏宗祠这一浩大的文化实体工程早日落成,借以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六、八修宗谱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共同构成中华文化史。谱牒资料记载着先祖们数千年的大量珍贵史料,是后人了解自己宗族的繁衍历史,从中学习、继承、发扬先祖们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等精神和美德的文化典籍,是宗亲寻根祭祖,追本清源,敦睦宗亲、世代相传的神圣之物。因此,族人中的有识之士十分看重编纂、续修和珍藏。据宗谱记载,老田吴共七修宗谱。第一次首修是23世器高公,约为唐朝初年;二修宗谱为46世鹏飞公,约为北宋淳化、至道年间;三修宗谱为55世彦胜公,约为南宋中后期;四修宗谱为61世景良、62世仕周、仕盔公,约为明嘉靖己亥年;五修宗谱为63世文梓公,约为明万历20年间;六修宗谱为民国元年至五年;七修宗谱为1993年-1995年。历届修谱都凝聚着先祖们的智慧和鲜血,是合族克服一切困难,全策全力的结果。他们响应“谱局”的号召,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有的既出钱又出力,既出力又出物,从而保证了修谱和目标的实现,满足了祖地各分支、房头和户头的收藏要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推移,七修宗谱已近20多年的历史,再加上各地外迁宗亲纷纷来祖地老田吴认祖归宗,这就需要编纂一套老田吴氏总谱。协会计划从今年起用五到八年时间来完成,总谱拟采用优质宣纸排版,图文并茂的形式来编纂。对此协会高度重视,届时要成立专门编纂总谱班子,确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这一浩大的谱牒文化工程。各外迁宗亲要顺时积极响应,适时成立班子,确定专人负责,积极主动与老田吴进行对接,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这一浩大的谱牒文化系统工程。
七、文物保护
老田吴村建村历史悠久,人民勤劳智慧,古迹文物新罗棋布,自汉代到民国积淀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清代以来,老田曾受过三次大的破坏和洗劫(即清末太平军的烧掠,20世纪40年代侵华日军实行的“三光”政策,20世纪60-70年代的“文革”动乱)以及自然倒塌、民间倒卖,致使古迹文物损毁流失严重,但由于族人的尽力保护,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被完整或部分地保存下来,分散在以老田为中心的5平方公里范围内。协会计划今年组织专门班子对尚存文物进行登记造册,向村民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加强宣传对古文物、古民居的保护力度,确保防火防盗工作到位。
八、队伍建设
1、充分发挥党员在协会中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对协会工作的领导。
2、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协会健康快速稳步成长。
3、加强协会会员政治思想建设。坚持各种会议制度,创建文明社体的光荣称号。人人争做合格的协会会员。
4、维护协会的团结和利益,树立良好的协会对外形象。
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协会虽取得一点成绩但属于过去,我们要关注的是现在和未来,希望我们全体宗亲正确看待成绩,正确面对荣誉,继续保持和发扬一贯的优良传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我们正在走进新时代,站立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九华山党工委管委会和九华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如期实现协会“一年打基础,二年抓完善,三年大发展”的既定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向大家提前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安康幸福!
谢谢大家!
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老田古村落保护发展协会会长吴海祥
二〇一八年一月十三日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亲情友好的大会,是老田吴氏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召的大会,是中华吴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领悟和发扬光大的大会,更是聚集力量、联合所有老田吴氏宗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再动员大会!——吴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