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简体中文

千年古村夜如昼:九华山老田村夜市点亮皖南夜经济
来源: | 作者:吴先培整理 | 发布时间: 2025-08-20 | 44 次浏览 | 分享到:



千年古村夜如昼:九华山老田村夜市点亮皖南夜经济

吴先培整理

  暮色轻笼九华山麓,玉带河畔的灯火次第绽放,这座承载着2080年岁月的古村落,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夜色中苏醒。当最后一缕霞光隐入山峦,老田村并未随暮色沉寂——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间,灯笼与灯带渐次晕染开暖黄的光晕,宛如一条流光溢彩的玉带蜿蜒穿村而过。玉带河边,露天影院的光束划破夜空,烤肉在炭火上跃动着滋滋声响,古琴的悠远音韵与现代民谣的轻快旋律交织回荡。这座始建于西汉、被誉为金乔觉寻访九华“圣迹第一处”的“九华第一村”,正在新时代的夜色里,焕发着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01两千年岁月流转,古村重焕新生

  老田村的历史年轮里,镌刻着令人惊叹的文化印记。据史料考证,村落始建于西汉年间,2080年的风雨沧桑中,完整留存了古民居、古门坊、古宗祠等珍贵遗存,堪称一部立体的“活态建筑史”。这里不仅是普通的古村落,更是佛教文化传播史上的重要节点——作为金乔觉寻访九华的首站,其宗教文化地位尤为特殊。历史长河中,这里曾孕育出明朝兵科都给事中吴文梓,清朝礼部尚书吴襄等文化名人,文脉底蕴深厚绵长。

  时光流转中,古村一度归于沉寂。直至近年,通过系统性的生态修复与古建活化工程,老田村才真正迎来蜕变:先后入选安徽省首批“千年古村落”、安徽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和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重生。

02夜色铺展的文化长卷

  当夕阳为九华山镀上最后一层金边,香客与游客并未急于离去,而是被老田村渐次亮起的夜景牵引着脚步。村落以灯光为笔,在不触动古建筑原貌的前提下,勾勒出独具韵味的夜色画卷:吴氏大宗祠的飞檐在暖光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池阳书舍的窗棂透出朦胧光晕,朱家大屋的马头墙在光影中更显庄严神秘。

  这些历史建筑不再是静态的展品,而是成为文化流动的容器:非遗传承人在古建中演示技艺,古琴演奏者的指尖流淌出千年余韵,文化活动自然嵌入游览动线,让游客在漫步中与历史撞个满怀。“玉带水街夜游”中,九华布鞋馆的老匠人纳着鞋底,农民画展示馆的画作色彩斑斓;“老田夜剧场”里,传统戏曲与现代光影交织成趣。

  每日傍晚五点,老田水口的“乡村自媒体社群”准时开启热闹模式:露天影院放映着经典影片,互动投影让古墙变成童趣画布,音乐直播台前游客争相献唱,烧烤的烟火气与咖啡的醇香缠绕在一起,本地特色小食的滋味在舌尖绽放——这里是夜色里的欢乐场,也是文化交融的舞台。

03古建筑里的时空对话

  朱家大屋的蜕变,是老田村古建活化最生动的注脚。这栋由徽商朱时朝始建于450年前的老宅,如今每月迎接5000名访客,成为古村中最耀眼的“打卡地”。推开木门,明代的梁柱间飘来现磨咖啡的香气,这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正是老田村的独特魅力。

  二楼的剧本杀《尚书谜案》正上演着激烈交锋,玩家们在雕梁画栋间穿梭,循着历史线索解谜,沉浸式体验古人的智慧;一楼茶室里,“日咖夜酒”的模式吸引着各地游客——白日里,阳光透过花窗洒在咖啡杯上;夜幕降临时,灯光摇曳中,小酌的游客们聊着旅途见闻。

  “从九华山下来,在这里和朋友喝杯咖啡,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下来。”一位合肥游客的感叹,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在朱家大屋,古今不是对立的存在,而是在同一空间里和谐共生的风景。

04夜经济激活乡村脉搏

  老田村的夜色,不仅温柔了游客的眼眸,更跳动出乡村振兴的强劲节拍。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老田村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00万元;自7月5日夜游活动启动后,夜游客量已突破1.5万人次。

  灯光点亮的不仅是古村,更是村民的致富路。通过盘活闲置民房,20余家新业态在此扎根:善本手造的文创产品、云波茶馆的茶香、国潮生活馆的时尚设计,让古村焕发商业活力;浣溪沙、春野来信等10余栋精品民宿,让游客得以枕着古村的夜色入眠。据统计,这些发展带动村民增收600余万元,吸引50余名创业者返乡;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达74.0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63元。夜经济,正成为撬动乡村发展的新杠杆。

05文化IP编织的吸引力网络

  老田村的成功,在于它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持续的吸引力。“九华戏苑”的唱腔、“花花音乐会”的旋律、“缘起九华、情定老田”相亲会的浪漫,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文化IP矩阵。花朝节里,古人的风雅在现代重现;晒腊节中,乡村的烟火气抚慰人心;古村夜市音乐美食嘉年华,让味觉与听觉共赴盛宴——60余场特色活动累计吸引超20万人参与,网络直播观看量突破600万人次,带来近千万元旅游收入。

  连招聘也染上了夜的浪漫。2024年夏季,九华山风景区创新推出“人才夜市”,每月一场的专场招聘将求职与夜游结合,让年轻人在轻松氛围中寻找机遇。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让老田村的夜色更具层次感。

06保护与发展的共生哲学

  在老田村的蜕变中,“保护”与“发展”从未是单选题。以“千年古村·尚书故里”为核心主题,村落坚持传统村落活化与文旅创新并行,推动生态、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古村落发展应植根于文化挖掘,既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也能留得下未来;我们努力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融入科学技术,为游客带来更优质的体验。”老田村党总支书记吴朝华的话,道出了发展的核心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在每一处细节:古建筑修缮严格采用传统工艺与材料,新业态引入必须契合古村整体风貌,文化活动设计始终承载传承使命。

  如今的老田村,明代梁柱间飘着咖啡香,450年的老宅里既有剧本杀的热闹,也有茶室的宁静。九华山下,这座千年古村的灯火,不仅照亮了皖南的夜空,更照亮了一条“让历史活在当下”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里,乡愁有了寄托,未来有了模样。